第202章 锦绣文章 (第2/2页)
经历许多事情和思考,卢明德稍微明白了一点点。从生物学DNA的角度,还是比较好举例子的。
比如说,要想保持或者恢复母系氏族,为什么无法保证一脉相承。
因为女性规定性别的基因是xx,
一个隐性,一个显性,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一人给她一个。
如果说女性再生一个女孩,那女孩的xx基因,就分别来自父亲的一个x,和母亲的一个x。
但是从母亲这里得来的x,不一定是外公还是外婆的。因为两个决定性别的基因都是x,外公外婆都给了女性一个。
也就是说,虽然外孙女,与外公外婆血缘关系是跟爷爷奶奶一样亲近的。但其实规定她性别的xx基因,有一半的可能完全与外公或外婆一方无关。外婆的母系性别基因,无法确定流传下来。
再换一个说法,就是一个女孩,她的xx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他父亲的x基因百分百是女孩的奶奶给的。因为父亲另一个性别基因是y,肯定是女孩的爷爷给的,x基因必然来自女孩的奶奶。
女孩另一个x基因,是母亲给的,但是母亲的两个性别基因都是xx,给女孩的x基因,就不一定是外公还是外婆的,几率刚好一半一半。
以此为准,外孙也是一样。y基因来自父亲,父亲的y基因一定来自爷爷。
x基因,是母亲给的,但是母亲给的x基因,还是不一定,来自外公,还是外婆。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事实。如果以母系氏族传承,不出三代,原本的初代xx性别基因,就可以说是彻底不清不楚了。甚至在生物学和概率学上讲,基本上彻底消失了。
然而男性姓氏基因传承,是标准的y基因一脉相承。再怎么混血,y基因绝对不变。因为只有男性有y基因,除非抱错了,或者戴了绿帽。
男孩的y基因一定来自父亲,父亲的y基因,一定来自爷爷。
而母亲给男孩的x基因,却根本不知道,是外公还是外婆的。
如果生了孙女,那她的x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来自父亲的x基因,一定来自奶奶,因为爷爷不会给儿子x基因,只有y基因。来自母亲的x基因,仍然不一定是外公还是外婆的。
总结下来,男孩的y基因来自父亲和爷爷,x基因来自母亲,但不一定来自外公还是外婆。
女孩的xx性别基因,一个x来自父亲和奶奶,另一个x来自母亲,但也不一定来自外公还是外婆。
这样也可以引申出更多议题。比如一个男人,没有生女儿,那他母亲的x基因等于断在他这里了。
没有儿子那就很简单,父亲给他的y基因断绝了。
综上所述,父系姓氏取代母系氏族,其实是必然选择。母系氏族有许多弊端,会造成血脉传承异常混乱,难以维系正统地位。
后面卢明德就没有亲自写了,把手稿交给江招娣,让她带领秘书处润色。如果能投稿、出版,或者二次研究,就随便她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