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参个柴米油盐禅 (第2/2页)
那店家艰难地爬起身,坐在一旁喝了几口茶之后,才渐渐平息了心中的恐惧。见到不远处有个和尚,急忙求他出手超度亡灵,多净和尚哪里会这些,只得连连摆手。最终在店家的再三恳求之下,只得念了一段地藏经。事后,那店家将余出的茶钱给了多净和尚,一开始多净和尚还不肯,后来在张之芥的劝说之下,才勉强同意下来。
又走一段时间,到了一处林子,多净和尚忽然停下来大声呼喊:“鹤久,鹤久。”不一会儿,从林子中钻出一个小道士,说道:“好啦好啦,别催了,你也忒慢了,我在此处等了你很久了。”
“这位是?”张之芥问道。“哦,他叫鹤久,当初是我的一位师弟,后来有一年随师祖到武陵山做客,被选中当了武陵山老神仙的弟子。”多净和尚刚说完,鹤久就骂道:“呸!我是被骗的,当初要不是那可恶的多智,我也不会闯入那老头的修行之地,哎,这一次去,我非得找他算账去。”张之芥对于多净和尚结交的道士朋友十分好奇,不过倒也没有多问,两人打过招呼,继续赶路。
三人又行了一旬时间,终于才到了九陀山脚。这一路上,时见有人亡毙,多净和尚忍不住问起张之芥来:“张施主,你说人为什么这么容易生仇怨,却不容易结情义,你看我二人这些日来,道途中有多少人,只因为争了一句口舌便丢了性命。”
张之芥想了想,说道:“大师,我是个粗人,不懂太多的佛偈。但我却觉得斗狠是人的天性,你看那些刚出生的婴孩就知道护食,为了一口奶,不惜可以与兄弟相争。
戾气是与生俱来的,再大些了,人就会想更多的东西,就要与更多人相争,这就导致世人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了。不过要我说,这才热闹呢,你看若是这世间上个个都是佛陀,少了那些菜米油盐剑酒茶,那得多无趣啊,你说是吧?”
多净和尚听了,又是问道:“张施主很喜欢过刀光剑影的生活?”张之芥摇头,又点头道:“以前我觉得吧,这些快意恩仇的侠客只会出现在我的梦里还有大名的比武台上,后来我才知道,江湖其实一直都在每个人的身边,我是个无法脱世的俗人,与其战战兢兢,惶惶不得终日,倒不如安安心心,悠哉地融入这江湖呢。”
多净和尚此时劝道:“施主若是苦恼,大可来我释家门,做个修心的僧众,不就可以了却这些俗事了吗?”张之芥摇摇头,道:“让我做个和尚啊?那可不行。我爹泉下有知,肯定会气活过来,怪我没有给我老张家延续血脉的。再说了,这红尘不也可以作为道场吗?想当年佛祖不也是在红尘中悟道的吗?何以如今佛只住释家门了?”
多净和尚笑了两声,给他施了一礼,说道:“小僧自愧不如,施主高境界!”
说起九陀山的由来,还是四十年前。想当年这慈空寺的九名僧众为大蜀抗击北辰军有功,陆太公一高兴,便赐了此名。
随后两人开始登山,九陀山高二百丈有余,行走起来,却又不会有多少劳累。只因此处不愧是灵山归处,行走在山间,心情不觉欣然舒畅,比登那些险峰奇峰不知要妙上多少倍。山间的飞瀑也似乎有了佛性,每一次流动都似有灵气迸射而出。偶然还有从灌木丛中被惊起的飞鸟,直直地往山头飞去,想来是听僧人讲经去了。
绿草森森,间有虫鸣。白云渺渺,一派高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