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枯萎 (第1/2页)
去死亡之海的人,就像一只远离海岛的孤雁,他们的身影背后发生任何事都无法预料,就算他们知道了也无法改变什么。
西斯忽然与帝国全面决裂,教皇,那个一向温文尔雅的老人,很多人再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或许,年迈让他更喜欢与约克拉神对答。
教廷的圣战骑士数量忽然增多,令人怀疑这些战斗力在数年之内是如何组建的,或许西斯真的得到了约克拉神的垂青,给了她一支庞大的军队吧。
教廷的圣战骑士终日没有悠闲的时候,他们始终在奔忙着,代替衰败的帝国疆界驻防,看似把帝国的版图放大了数倍,甚至感觉不到是帝国的周边地带是否真被线条圈起。
当然,教廷一个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收税,残喘求生的农庄照例要缴纳地头钱。当然是在庄稼毫无防范的时候,随便一支圣战骑士的队伍就会把这些可怜的就剩骨头架子的农庄扒去一层还没长好的皮肤。不服从的,只不过等候约克拉神的处置罢了,大不了一把火烧干净了事。
来自黄金海岸的人们,他们烧杀劫掠愈多,打出去的名号就越是响亮,他们坚持认为,处理异端是最为神圣的职责,这比较上的名义让很多忠贞的信徒成了异端。能够想象,教廷这些年的隐忍,应该是准备了数十年之久。
西斯的高层出奇的一致,他们不认为肃清异端是一场残酷的杀戮。在他们看来,教廷有权处理所有的异端。这在他们眼中就是法度,摩罗二世也不例外。
然而,圣战骑士勿论在力量还是数量上毕竟有限,他们开始培植一切可用的力量,甚至出现雇佣食人族收取边远地带城镇或农庄应纳租金的事件,当然,这或许是抵制教廷无限扩张的游吟诗人们的夸张演讲。
他们承认,有时候做成一件大事就要不拘小节,圣战骑士有着西斯指定的执法权,任何违法者都无法得到赦免。
约克拉大陆上,从来没有这样绝对的权力意志体现,对待大陆上的人民,也从未有过这般恶意的倾轧与摧残。很多有一定分析能力的人,深知这原本就是打着约克拉的旗帜摧毁一切旧体制的托词,为教廷奉献所有成为行为名义上的必须。
他们放火杀人,摧毁异教徒建筑,就像当年那条来自亚布力深谷的暴龙,庞大一如乌云盖顶的巨大黑龙身影遮天蔽日从天而降,放火焚烧了城镇乡村,再现兵荒马乱的场景。
人们仍然感觉到自己就快失去了信仰,四处颠沛流离的生活的确很难过。大陆的东南部沦为教廷的新势力范围。而作为南襄的贵族联盟,他们当然不能眼看着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因为南襄其实是一个最大的异端养成族群,可是如果他们不听命于教廷,违抗教皇的命令。就有被教廷顷刻处理殆尽的危险,这种表面支持内心不忿的状态,对于教廷来说根本不用考虑,西斯要的就是服从,不必彻底发自内心的归顺,这样也不现实。
教廷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狼族已经被教廷暂时豁免,甘愿为教廷卖命,甚至有着的贵族幻想着通过教廷夺回他们在帝国失去的一切,却忘记了那些原本就是帝国的。被教廷奴役的结果就是人们开始思维麻痹,任人摆布,绝无怨言。
随着被教廷过分细腻染指的地区逐步扩大,当然,这种速度也不能用逐步来衡量,按照后世的记载,可以说成是急速飞奔了。
人们还不能领会教廷这种做法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说当下对约克拉的信仰真的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了?需要教廷做出这些决断?
当然,一部分烧杀劫掠倒不是教廷所为,而是甘愿视教廷为宗主的帮凶,这类人有很多是盗匪,流浪汉,山贼之流,他们的加盟,无外乎成了教廷扩大战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帝国的贵族都在等候摩罗二世发话,当然,他们此时更愿意相信这位摩罗二世不过是一个傀儡,连王者都愿意听之任之,随便就允许了宰相休斯顿告老还乡,这样下去原本就没有什么转机。
然而,对于这种变化,帝国表示了无能为力,教廷的肃清异端行为对于帝国骑士团来说只能听之任之,他们更愿意说没有发现任何隶属教廷的队伍。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无力反驳。
大公爵休斯顿解甲归田,回到了他的农庄,大骑士蓉丝不断缩小了自己能够管辖的部队属地,只限于帝都周边,偶尔她朝着天际发呆,幻想着在这个时候,那个人能否改变这种格局,据说他消失很久了。
昨天的信仰,是约克拉神的旨意。当然,类似的权力图谋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衰败都是由于持续处理一段段纠纷引起的,处理多了就血流成河,只不过以前从未这样大规模的进行屠戮甚至活埋异端思想的行为。
休斯顿的老婆巴斯蒂利亚困守在一颗枯萎的常青藤边,用与她年龄及不相称的青葱般的滑嫩手指抚摸着粗糙的根茎,她再也无心在丈夫面前聒噪了,哪怕一句,她起初认为休斯顿实在可怜,也变得更为坚强,从她端上来的早已习惯的粗制早餐中,休斯顿继续挑肥拣瘦,这令她更为放心,自己的丈夫并没被所谓的劫难而劫持,至少他没丢下自己
实际上,巴斯蒂利亚更想用自己的举止在丈夫面前证明自己,至少她的信仰始终没变,也包括对休斯顿的爱,一如休斯顿想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他的信仰也始终没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