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第2/2页)
人是社会动物,是家庭动物,“为自己而活”说得简单,可谁又能真的做到呢。
我们三个从店子里出来,郑婉婷感谢了宋老师的慷慨解囊后就匆匆回去了,说明天中午再来找我。
就这么一会儿时间,她妈妈一直在连环夺命call,一遍又一遍逼得人喘不过气来。
“宋老师,人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我望着她一路小跑远去的背影怔怔地问了声。
不知不觉间,竟然都到这个年纪了。
明明昨日烦恼的还是月考的成绩,父母的唠叨,喜欢的人的一举一动,怎么一转眼就被困在了寸步难行的泥沼里呢。
“没有谁规定人一定要结婚。”
“那你会结婚吗?”
我知道这是个很不合时宜的问题,但我还是借着此时胸口涌出的那一点点缠绕不清的情绪问了出来。
“不知道。”
宋老师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他会毫不犹豫地说“不会”。
“竟然不是不婚主义,不知道哪个女孩子运气这么好,能摘得你这枚稀世明珠。”
我笑着抬起头,把上下翻涌的情绪和“砰砰砰”跳动的真心包裹在了玩笑的语气里。
其实我并没有我叙述地那么潇洒,十年前我只差一个确认键就告诉他了。
那会儿我用的还是翻盖手机,lg的棒棒糖,天蓝色,当年大热的棒棒糖和冰淇淋两款不知道俘获了多少女孩子的心。
颜色戳人不说,短信和电话来的时候外壳上都会亮彩灯,特别好看。
小城没有直飞的航班,我爸开了好几个小时车去省城的机场。
一路上爸妈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耳朵起茧的注意事项,我撑着下巴慵懒地看着窗外不断向后延伸的高速公路和一望无际的田野,过去的种种在脑海里不断闪回着。
至今为止的人生远谈不上波澜壮阔,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迷茫,有悸动。
平平无奇又熠熠生辉。
我对未知的前路充满了好奇,不曾有过一分一秒的恐惧。向往的自由,憧憬的生活,无限的可能让我心往神驰。
只是到了临别之际却也不禁想起了他。
【反正也要说再见了,干脆表白了算了。】
这个无数次在我心中漂浮的想法被无限放大,直到逐渐吞噬了理智,占据了思想。
我拿出手机,一条条回复了“祝我一路顺风”的短信,可那么多条里就是没有我喜欢的人。
前几天我收到了让人心梗的礼物:由他精心挑选的书籍,涵盖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自我提升等一众领域。我隔老远看着他提着一袋子东西走来的时候还小小期待了一下,以为会是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种感觉就像过生日收到了switch的盒子,激动到手抖,兴奋地打开,结果里面是一整套五三一样。
无语,迷惑间想到他是宋清许,又觉得合情合理了。
“宋老师,我很感激你的好意,但这么高雅的礼物好像不太适合我。”我挤出一个违心的笑容,接过比去老家杀猪办年货时还要重的袋子问。
“多看点书好。”宋老师不以为然,说了句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马上就要走了,这么几天也看不完啊。”
“不着急,慢慢看就行了。”
我不看书的事他是知道的,也没少劝诫我多看看书。
规定的课外读物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国外名著,还有鲁迅先生,老舍先生的一众作品我耐着性子翻开过,奈何都无趣得很怎么都进不到脑子里。
况且十多岁的年纪想要读懂鲁迅还是太难了。
也正因为只有十多岁的年纪,才会傻傻地抱有“他会不会书里藏了什么讯息”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以至于我刚回家就迫不及待冲进房间把每本书从头到尾翻了好几遍。
没有书签,没有纸条,没有信件。
甚至没有一句赠语。
“我在想什么啊。”
我坐在桌前,看着面前铺开的一片狼藉,哑然失笑。
他可是宋清许啊,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
“真是的,写句前程似锦也好啊。”
我喃喃抱怨了一声,随手翻开了手边的那本,是《万叶集》,这些书里最不符合他风格也最不符合我风格的一本。
我刚才问他先看哪本比较好,他说的就是这个。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集,相当于我们的《诗经》。
宋老师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万叶集》作为日本文学的代表作,他不可能没看过,只是这本与其余的“硬核”书籍显得太格格不入了。
雷神の少し響みてさし曇り雨もふらぬか君を留めむ。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雷神の少し響みてふらずとも吾は留らむ妹し留めば。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
恰好翻到的一页有这样两句短歌。
我从书桌上拿了一枚树叶形状的金属书签放了进去。
窗外天色渐沉,乌云密布,远方传来隐约声响。
好像,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