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重伤 (第1/2页)
清晨,木樨熬好鱼粥,端进车厢。俞先生说今天在外面吃饭,木樨点头,正大光明拿出加厚防潮野餐垫铺在空地上,摆好桌碗。
得益于昨天钓了鱼,今天的早饭是这两天最丰盛一次,鱼片小米粥,金黄的炸鱼块,辣白菜,咸肉干。今天的鱼片粥用高压锅熬了一整锅,木樨呼哧呼哧吃完一碗又盛一碗,看得对面斯斯文文吃饭的俞先生都忍不住挑眉。
昨晚上树林中已经建起了数间临时住所,空了三间让病人先睡,剩下的王喜村长带着他的村民都住了进去,今天墙根下观望的人也都动了起来,加入到修建临时住所的大军之中,只不过墙根下没办法打地基,只有加大立柱的地盘面积,大圆盘式,确保竹子柱能立稳。
木樨先去查看几个感冒的病人,有个遮风避雨处,基本已经退烧。病情控制住,木樨心中大定,今天的任务不再是修建住宿,而是在远处修建旱厕。木樨跟卫百说,抽今天才工作的人去修建厕所,而后琢磨着给这些人灌输“爱护公共环境,人人有责”的概念。
这时有人走过来,告诉木樨梁守备派人找自己。
木樨沉思数秒,跟卫百安排好工作,独自去见梁朝汉。
官道驻军军营,木樨一进来便察觉到跟之前那次不太一样。守卫明显增加,戒备力量提高,上次梁守备还在营前耍大刀,这次规规矩矩地候在帐外等自己,木樨心里猜测,是哪个大人物来到这里了?太子、朱诚、秦王……
进了营帐,一个年轻的背影背对着门口而站,身着赤黄锦衣,肩膀上貂绒耸立。
“海外木樨,拜见太子!”木樨拱手作礼。
这背影虽然是自己第一次见,但是在古代,玄色和黄色一般人是不敢穿的,何况这身黄锦,跟天子的明黄袍很是接近了。
太子转身,微笑道:“木姑娘请起!”
“孤昨日听闻,木姑娘帮助滞留在城墙下的百姓搭建竹屋,今早特地前来一看,能把这些金贵的琉璃白撒出去用,木姑娘果真有一副侠义心肠啊!”
木樨坦然应下,看着太子高高的玉冠,恭维而道:“太子殿下,谬赞了。在边关危急之刻能让我等在城下驻扎,仁义之心日月可表,我等铭记在心!”
恭维话先说一遍,木樨才转过话题,问道:“在下搭建的竹屋快捷,不过琉璃易碎,这些竹屋并非是长久之道,不知殿下可有对应之策?”
太子负手而立:“你是想让孤放你们进来?”
木樨忙回答:“在下不敢,只是百姓不能长久呆在城下,回到原来的村庄也不过是做北蛮刀下的亡魂,既然早晚都需要有个去处,不如趁早定夺以占先机。”
木樨上前两步,直抒胸臆:
“在下不才,斗胆建议放这些百姓进城,一来以顺天家仁义之心,二来可补充关内缺失的劳动力,三来如今军势敌众我寡,我们有何必再放任自己人给敌人白白杀掳了去。”
太子转身相向:“木姑娘继续说下去?”
木樨双手一合,细细讲道:“不过放人进城也是需承担风险的,在下思之有二:一来是粮食之患,毕竟多个人多张嘴。二来若有奸细内应外合得不偿失。”
太子挑眉莞尔,轻抬起手:“既然木姑娘看得如此通透,那可有良计献上啊?”
木樨展颜,镇定自若:“自古城池接收难民,往往都分开打散,以便融入万民之中。不过这次在下却有不同看法,余观城下百姓多为平厚寻常之人,就算有北蛮奸细混入其中,也稀少可数,在如今边城危急之刻,殿下可集中城下百姓,画地限之,让他们自行耕种劳获,换取庇佑,待危急解除,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形成村落,融入关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