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国庆快乐! (第2/2页)
此佛陀非彼佛陀,此处所说的佛陀并非神话故事的梵门果位,而是佛门经典中佛陀的原意,觉者。
在佛门久远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佛的,因为佛指的是觉者,即觉悟的人,觉醒的人。
每个人都生来具有慧根,经过开悟就可以明了已身,通晓因果报应,缺的只是一次开悟而已。
不过这种人人自渡,通过苦修,身体力行,开启智慧的修行方式很快就被喻为小乘佛法,被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法所取代,成为小众佛法。
王阳明虽然没有有心修习佛法,但殊途同归,他走上了类似的道路,龙场悟道之后,他就彻底开悟,与面壁之后的达摩一样,可称为在世神圣。
神圣和神灵是不一样,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依靠智慧启迪人们,引导世人向上向善,世人自发地向往和追求他们的脚步,后者是依靠世人对生活的不满,对自然的恐惧,对奇迹的渴求而诞生的。
神圣无有先天与后天之分,都同样伟大,同样璀璨夺目,照亮了星河,照亮了时代,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而神灵却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神虽然天生强大却天性残缺,如哪吒虽天生神力却也天性凶戾乖张。
非得经历哪吒闹海,被抽筋拔骨,以莲花重生才能修得正果。
后天之神没有天生强大,基本都是凡体所成,通过不断的修行,一步步强大,最终修成正果。
当然,世人更喜欢将先天神灵称之为神,后天神灵称之为仙。
不过三代之后,人神混居的局面慢慢消失,除了三教门人,世人已经很难区分神仙,都是混着叫。
对比起来,不难发现,小乘佛教走的是类似于仙的路线,大乘佛教走的是神的路线。
相比于一步步苦修,身体力行,逐渐通达智慧,世人更愿意一步登天,直接证得佛陀、菩萨、罗汉果位,而且一世不成功就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这也就难怪小乘佛教会被大乘佛教取代了。只是利用人的劣根性取得优势,也终将受到反噬,佛门在历史上时常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然后引来世俗的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