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意 (第1/2页)
天启四年,秦历三年,七月,秦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
本轮考试将择优录取五万人作为山西的地方官吏、教师、医师等公职人员。
尽管五万人的编制看似挺多,然而报考人数更多,高达四十多万人。
中原大地官本位流行了太久,中原人对当官掌握权力骨子里流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再多的官位都不够分。
当然这四十多万人都是经过初步筛选,确定具有一定文化水准且身家清白的人,否则的话参考人数还得翻几倍。
四十多万人里,只有五千多是山西本地的文人学子,其余的大都是去年和今年成人素质教育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退伍军人。
成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扫盲教育速成班,学年统一都是两年制,这个教育一开始只是在军队中开展,后面才慢慢扩大化,面向社会公众,不过要收取不匪学费。
不过在个人发展扶持政策影响下,有不少人还是愿意节省一下开支用度去学习深造一下,当然此时享受个人发展扶持政策福利的成年人基本都是军人或者公务员家属。这些人客观地说确实要比那些挣扎在贫困线的人,更加有眼界,更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投资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也有了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而且是以一种飞快的方式发展着。
尽管这个新诞生的利益集团人数足够多,但依然不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有可能堕落成趴人民身上的吸血鬼。到了那个地步的时候,李青的所有行为成果都被否定了,虽然搬走了压在人民群众头顶上的一座大山,却搬来了一座更大的山。
这是李青决不想看到的,所以李青不得不加快个人发展扶持政策的普及范围,同时加强对革命队伍风气的整顿。
好在秦国李青的威严是绝对至高无上的,没有人也没有利益集团能够阻挡李青的脚步。
原先跟在李青身边的老人都逐渐被踢出军队,仅剩下董享乐和高昌盛两位元老,也就是两人也谨小慎微,没有一朝得势就尾巴翘上天,加上李青感念两人的情谊和树立榜样的需要所以才没有将他们也清出军队。
不过,该打压制衡就得打压制衡,君臣之道在于各自恪守本分,只有规范制度,不给予臣下放错的机会,不将希望寄托于人心,这样才能维护好君臣关系,保护好双方。
虽然李青对待下属不像儒家那样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古人的管理经验还是非常值得去深思学习的。
如今,秦国各个机构、体制逐渐走向正轨,李青可以慢慢从琐事中抽身出来,多走走,多看看,全面地了解秦国如今的变化,构思未来需要进行的改革,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研发、去修行,钻研自己的兴趣爱好,体验人生的美妙。
说起来,李青也觉得很奇怪,来到这个洞天世界后,李青感觉自己就像变了个人,个人**非常少,不奢靡,不贪恋美色,对于美食、财物也丝毫不眷恋。
李青自知自己不是那样伟大无私的完人,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他的心神,太虚神游决?原始天魔观想法?还是脱离了现实束缚重新开局导致心态大变?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李青自语道,然后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孟子·告子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里面的千古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