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经济战蓄势待发 (第1/2页)
说到运河就不得不提隋唐大运河,即隋唐时期修通的运河,这个运河和后世的京杭大运河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京杭大运河一开始修通的时候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九百多公里,后面唐朝因为漕运的原因增减了不少,但唐朝巅峰时期这条运河还是超过两千公里的。
但是运河维修也是一项很高的成本,基本国力衰落后就不断砍运河维护预算,而运河一旦久不维护就很容易堵,久而久之就彻底截断不少河道。
特别是后面的几个朝代,元明清国都都不在长安、洛阳,漕运就很少维护西北地区的,而宋朝则是因为丢失了燕云十六州和西夏两块地盘,想修也修不了。
所以隋唐大运河基本就是京杭大运河最巅峰的时期了,哪怕是后世也仅恢复了一千八百公里的河道。
而隋朝竟然太一千多年前开挖拓展那么大的工程,要知道法国开挖苏伊士运河仅仅一百多公里就修了十一年,花了两千多万英镑约一亿六千多两白银(19世纪中期一英镑为7.7克黄金或470克白银),而且还是以极低的工资强迫性雇佣了埃及劳壮,用十二万人的生命才修成。
可想而知,动用自己人来修运河的隋朝不灭亡都没有天理,哪怕是基建狂魔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哪怕隋唐大运河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动工,将全国各地的运河连接起来,但工程量也是比较大的,还是在国家连年对外作战的情况下修的,过度使用民力就使得隋朝儿世而亡,连好好享受这条运河国运加成的机会都没有就灭亡了。
凭白使得唐朝捡了个大便宜,真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也使得唐朝在没有太多负担的情况下就继承的大量前朝的建设成果,从而缔造了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
以史为鉴,秦国如今就和隋朝很像,连年征战不休,又大兴土木,已行走在时代的十字路口,走对了就是又一个盛唐,走错了就是隋二世。
所以李青必须要如履薄冰,对外扩张必须慎之又慎,对内则要注重生产,大力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
不过李青终究还是有更多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在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今年下半年除了全面占领蜀中的大型军事行动外,李青就不打算在大举用兵了,当然对云南沐王府和青藏地区的准葛尔部的敲打不算,那都是小型摩擦冲突。
当然不用战争手段就不代表李青会放弃用经济手段来扩大秦国影响力。
不管是对大乾还是蒙古甚至是刚刚被揍过的沐王府和准葛尔部,无论敌友,秦国都一样大举贸易交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