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2/2页)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东不是帝国坟墓,但战争绝对是,因为你可以决定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却决定不了什么时候结束战争,哪个国家都受不了长久战争的泥塘。
一战前沙俄和奥斯曼基本每隔二十年打一仗,打了几百年,奥斯曼硬是从世界列强打成了三流小国,逐渐被各大列强瓜分蚕食,而沙俄也没好到哪里去,直接把自己称霸世界的底蕴打没了。
要知道沙俄在打克里米亚战争时国内的人口在四千万左右,更恐怖的是人口出生率是4%-6%,如果不打战,甚至只要不打大战,二十年人口就可以翻一倍,苟个四十年人口突破一亿后以沙俄的动员能力是真的可以在二十世纪初横扫世界。要知道珐国本土人口在二十世纪初人口也才一千六百万到一千八百万,嘤国更是只有一千万出头,而且珐国发明了避孕套,两个国家的出生率都很低。
只要苟着发育,竞争对手自己就会落后,可惜谁都没有重视人口对世界强国的重要性。
克里米亚战争直接打残了沙俄一代人,从那时候开始沙俄就开始女多男少了,严重影响了沙俄的人口出生率,导致到了二十一世纪,双头鹰依旧是地广人稀。
大概是所有守成之君都希望苟着发育吧,毕竟国家大了,稳定最重要,一动不如一静。特别是对中原王朝来说,基本上好种地,好生存的土地都被我们占领了,这种情况下打别的国家,打赢了,占领了新地盘还要开发新地区和改造当地的文化习俗,费力不讨好,得不偿失。打输了那就更不用说了,皇帝要不下个罪己诏,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就只能对外讨好,对内残忍,靠阴谋诡计稳住位置。
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里的经典反面例子就是叫门天子朱祁镇。当然,更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大乾朝堂上的官员们虽然不是这么想的,但也不愿意皇帝亲征,毕竟好不容易混了个从龙之功才刚刚开始升官发财的好日子,谁也不想破坏自己的美好未来。就好像,好不容易稳住了帮会,控制住了新龙头,自己做幕后话事人,结果新龙头想出去浪,不是没事找事吗?
因此,大乾朝堂刚刚稳定下来,暂时管不着李青这边,不过朝堂大佬们已经开始考虑让哪些人去西北做总督,好梳理局面,方便朝廷等以后能腾出手的时候,手到擒来地解决问题以及制造问题的人。
李青这边依旧在埋头屯兵屯田囤粮,只有来到这个时代,亲眼目睹西北人们的穷苦生活,李青才真正明白了“民以食为天”这句略带夸张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李青打掉了不事生产的大地主大家族,但是获得的粮食也就勉强够用,应付明年的旱灾都远远不够,更不必说安然度过未来二十几年天灾**了。
毕竟李青定下规矩,免除民众的无条件劳役、民役,改为自愿报名参加,提供一日三餐,每日还发一点钱,虽然不多,但还是足以让很多人抢着做了。
正因此,这大半年下来李青花费了大量的钱粮来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修建了许多水库水池蓄水以防旱灾和洪涝。大西北的天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地开发过度,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容易爆发旱灾,但也可能有洪涝,毕竟上游水土流失更严重。
终究是时间太短,地盘也太小来不及进行土地规划,植树造林,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李青占领了汉中以后才发现自己范了个离谱的认知错误,关中并不是陕西,虽然历史上关中大部分都和陕西重合。
然而狭义上的关中是指四关之内的地区,四关分别是:北萧关,南武关(蓝关),西散关(大震关),东潼关,只包含陕西和山西两个省的部分地区。广义上的关中,即大关中,是加上陇西,川中汉中,以及榆林等地区的。
李青原先对地理也只是通过初中高中有个大概了解,又是个广东人,对中原地理还真是一头雾水。至于原身就是个不学无术的郡王,还是个宅男,基本不出门,大概率是个路痴。
好在这些无关紧要,只是需要对四关更加上心一点。
李青除了在埋头种田,也在组织人手交流修炼功法和心得,并着重开发对种地和生产有益的法术道术。
集思广益之下,还真搞出来了不少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