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集网www.77biqu.cc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全集网 > 天魔大化 > 第21章 20年方成大业

第21章 20年方成大业 (第2/2页)

令一方面也是想更多的压榨这些最后才投降的人的用处。

常刚闻言忙到:“渭王饶命,给我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报效殿下。”

李青想了想还是没发现宽恕这样人有什么用,先关押起来,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离开将军府后李青又马不停蹄地感去验收长安城里查收的钱粮。当李青得知府库里的有三百多万两银子和五十多万石的粮食,这些钱粮能供给李青现有部队十年消耗了。

但是府库里的钱粮和账目人的对不上,足足少了三分之一。李青不用猜都知道是官员贪墨了,等这批钱粮上交或者是用于地方,出库的时候再层层漂没也许就只剩下三分之一用到实处或上交。

李青可是知道明朝官员有漂没的习惯,明朝后期连崇祯的捐款都敢漂末,基本中央到地方的拨款在运送过程中能漂末十之**,地方官员最后再一贪,哪里有拨款?我怎么没有见到?没想到这个类似明朝的世界问题一样严重,之前还没发展到崇祯那个地步。

但李青也给气到了,于是李青下来查抄长安官吏,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家当都没收。李青也顾不上这样做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阻力,但他不管怎么样都看不过去,而且李青考虑让这些国家蛀虫混入队伍的后果做出的应对。

李青一边派人去抄家,一边召见城里的能人异士。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既然陈和常刚他们能让他们为了利益出力,那李青也可以用利益收买他们为己所用。

尽管城里修士修为都不怎么样,但现在就立下章程好方便后面招到给力的人才。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九尺之台始于垒土,现在就要聚沙才能成势。

李青一边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兵力,一边派人去接管附近的县城和郡城,如果不从就强攻,也算是实战练兵了。

虽然反抗李青接管的县城和府城比较少,但不是完全没有,所以还是打了几场小规模的攻城战。因为攻城难度不是那么大所以李青就没有亲自去,而是放手让几名统领领兵讨伐。等以后掌管的地方越来越多,李青也需要更多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来分担压力,索性就现在开始培养。

不到半个月长安附近的方圆两百里内的县城全部掌控,然后李青就不得不停止脚步了。不是因为兵力分散的原因也不是因为钱粮不足,而是庞多的政务暂时有点管不过来。

因为前面李青把所有官吏无论职位高低全部查抄,导致大量的政务无人处理。目前李青正打算重新启用部分官吏,然后再从外界招收一部分,加上李青起兵队伍里的人才,应该勉强够用了。

在梳理完自身势力之前是不能再扩张了,省得李青前脚刚走后方就起火了。虽然华夏人性格大都温顺,但虽然统治者不能为民做主解决问题,问题堆积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就会领悟到大泽乡里的一声吼是多么恐怖了。

宋明清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三个王朝的衰落实际上都是从华夏人与统治者离心离德开始,这才是历史书上没有说明的封建王朝后期腐朽的真正原因。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李青可不想把精力脱入镇压起义的泥塘,所以只能抓紧时间治未病,防范于未然。

除了要梳理地盘外,李青也在不断地收集天下形式的情报,发现好几个省都发生了叛乱。有的是最近几年天灾**百姓活不下去了揭开竿起义,有的是军中太久没有发粮响军队哗变了,长安附近几百里就有一个边关叛军跑到了关中来。

看到这情况,李青想抓紧时间一路打到京城的心思也淡了,打过去这皇帝也做不稳,还不如就在关中发展,先统一关中把关中稳定下来,无论是对国家和百姓还是对对自己似乎这个选择要更好一些。

于是接下来李青也不理会朝堂争端,扎根在长安,慢慢发展势力,顺便收拢能人异士和修炼密籍,推演把阴兵炼成守护灵的秘法。

李青整整花了七年才统一关中,然后又花了十三年才统一大乾,顺便揍了几顿东虏、鞑靼和瓦剌。

花了整整二十年才统一大乾,李青总结原因,之所以打得慢是因为治理地方的人才不足,等了很多年队伍才完善才能发挥他的作战能力,令一方面也是战争烈度不像秦末和隋末群雄争霸那么高,因此民心没有那么思定,民意的助力与阻力不相上下,所以才没有像刘邦(花了六年)和李世民(花了七年)一样快速统一天下。

幻视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李青把幻视调整到减少观测具体过程后,幻视的进展一下子就快了很多,不过消耗还是很大。近段时间吸收的七情六欲之力(主要是马有良整个灵魂被榨干的贡献的)消耗殆尽,阴神魂力也损耗颇多,又得主动让幻视冷却一段时间了。

因为加快了幻视的进程只看结果减少过程观测,所以李青没有得到把阴兵炼成守护灵的具体法门,但是大概思路已经明晰起来了。

除此之外这次幻视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这个世界接下来的发展形式有个比较清晰的把握。

同时掌握了长安附近不少人的弱点和把柄也可以利用起来,还能针对性地招收人才。这也算开了历史挂了吧,好多穿越到古代的小说,主角都不用带外挂,靠着对历史轨迹和人物的了解不断集卡,硬生生把争霸玩成抽卡集卡游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