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第1/2页)
“姑娘敢叫公子们知道,您看的是什么话本子么?让奴婢说,您现在也不适合看这个,会移了性情。”
采荷今年十五了,本就到了知人事年纪,加上奴婢接触的下人说什么话的都有,男情女爱的事也懂了不少。
她又跟着姑娘识字,话本子的内容也看了一些,觉得不太妥当。
陶灼心道,这有什么不妥当,你是没看过前世那些小言,直到严打之前,有的文就是妥妥小慌文,让人心慌慌。
她现在看的这话本子简直就是清水文,而且这话本子她就是看个乐子,尤其里面有些桥段描写也不合理,她还边看边吐槽。
“我偷偷买,只要采荷你和柳夏不说,没人知道,”陶灼当然知道不能让哥哥们知道,哥哥们可没她的记忆,肯定会觉得爱情话本子不是她能看的,但她不会偷偷地么。
采荷就知道她会这样说,她家姑娘有时候实在大胆,可这是她们宠出来的小主子,就得宠到底。
便听自家姑娘已经在念叨,“给大哥哥带些肉吃就好了,也不知道万清寺附近能不能寻到个僻静地,给大哥哥补补身子?不过,大哥哥应该也不会吃,还是算了,带些大哥哥喜欢的奶皮酥,龙须酥……”
念叨着,声音便低了下去。
她想到,当初大哥哥跟晔哥为什么成为好友,两人虽然是同学,可真正交好却是在放学时去了同一家糕点店。两个男生喜欢甜食,这多少有些让人遮遮掩掩,又是不到十岁的小男生们,第一眼两人便愣住了,之后便是惺惺相惜。
她还记得每次晔哥来找大哥哥,两人抱着盘点心吃的开怀,腮帮子微微鼓起,像极了餍足的仓鼠。
可惜……
算了,睡吧。
陶·仓鼠·益青总觉得鼻子里痒痒,端砚拢了下袖口,趁着公子没看书的瞬间,开口,“公子,这山上的夜里可真冷,不若小的去问知客僧要个炭盆暖着?”
“不必,歇下就好了,”陶益青往上拉了下披风,“不过,今年比往年倒是冷的早了许多。”
前些时日便有秋后打雷,如今天气又较以前冷的早,希望农田不会受影响。
“幸好小的多带了两件夹袄过来,”端砚真佩服自己的未雨绸缪,这不就用上了,“若是明日再这般冷,公子便穿夹袄吧。”
公子看似消瘦,其实挺抗冷,且为了风度公子天冷也不爱穿厚衣裳,以免显得臃肿失了风雅。可叫端砚说,有厚衣服穿多好,他小时候那没棉衣穿挨冻的日子太苦,所以,到了伯府当差后,他冷了便加厚衣,暖暖和和多好。
当然,公子这般宽袖清贵气度,也让人折服。
陶益青道:“抗寒对身体有好处,明日再说。”
不过,如端砚所说,这天气的确越发冷了起来,尤其万清寺在山上,冷气更甚。
陶益青依旧没穿夹袄,倒是端砚给自己穿上了,不时搓下手,还引的墨润不时侧目,终于忍不住问:“有那么冷吗?”
“冷啊,不冷怎么着,”端砚指了下空气,“你看我都哈出白气了。”
噗!
一道喷笑声自旁边传来,端砚扭脸去看,见是一个方脸青年,十三岁少年端砚脸皮薄,恼羞成怒,“你笑个甚!”
“没笑你,”是人都哈出白气来好不好,这小厮倒是逗人。
贺年这话不如不说。
端砚觉得他更加可恶了,见他穿的人模狗样,到底不敢惹是生非,忍了忍,便别过头去,倒是墨润朝贺年点点头。
贺年却接着搭话,“你们是哪家的下人?”
“关你何事?”端砚对此人不喜,觉得他目光油滑不正经,口气微冲。
墨润却看贺年穿着是侍卫服饰,有礼地回道:“我家公子是承宁伯府上。”
这是寺庙大殿前,总不会遇到歹人,墨润并不担心,报出陶益青名讳。
贺年顿时就笑了,“失敬,原是陶世子身边小哥,我是晋王殿下贴身侍卫,姓贺,单字一个年。方才也是听到这小哥说话怪有意思,我这人比较随性,冲撞了下,不好意思。”
他这么说,还道歉,端砚倒不好意思了,摆摆手很大度样子,“没事,没事。”
只是,很快想到这贺年方才的称呼,又沉了脸。
他家公子还不是世子。
也不知道伯爷怎么想的,都这么久了,公子的世子位还没给请封下来。
就算伯爷对世子冷淡,可到底是亲儿子,这也太不称职了,尤其他家公子多好的人!不是他吹嘘,放眼京城同龄公子中,比他公子优秀的又能有几个?
偏他家伯爷有眼不识金镶玉,对他家公子一向冷淡。
端砚心中对承宁伯越发不满,却不知他家伯爷压根就没往上递折子,还以为是伯爷不上心去给陶益青落实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