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奇葩的第一 (第2/2页)
钟婉秋把菜拿进厨房,问罗平有没有给父母亲戚们打电话,罗平说太激动了,忘记打了。钟婉秋催促他赶紧打电话,好让大家放心。罗平挨着给父母长辈哥哥姐姐们打了电话,报喜。特别是大哥罗开知道他和龙冰的分数后,长舒了一口气,他这些时也是提心吊胆,深怕自己判断失误,影响了两个人的前途。罗平又给班主任贺老师打电话,贺老师笑着说罗平是他带过这么多届学生里,最奇葩的一个,几乎是以四门课就考上了大学,尤其是历史单科分数,今年历史考试出题有些偏难,罗平还考出了142的高分,应该是全市前几名,具体情况还要看教委的数据统计。
川城市委市政府大院,政府办公楼在左手,市委办公楼在右手,中间是连接的大厅。龙尚刚接受完上级天仙市委相关领导的谈话,这是组织考察的必要程序。刘家国陪着龙尚走下楼,在一楼大厅碰到了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陈子方,门外又走来了教委主任向盛,他是来找陈子方的。上面有个政策,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凭户口本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教委的证明到农行办理无息助学贷款,向盛就是来和陈子方一起去农行协商处理这个问题。
这几位都是熟人,闲聊的时候也没谁摆个上下级的架子。向盛笑着说:“恭喜几位啊!”陈子方问道:“老向,你这一下子恭喜我们三个,这恭喜个什么啊?”向盛笑道:“恭喜刘部长的外甥和外甥媳妇,恭喜龙局长的女儿女婿,恭喜陈市长的表弟表弟媳妇,高考金榜题名啊!”几人都笑了起来,这年头新闻和八卦是传播最快的,估计速度超过了东风导弹了。向盛说道:“这个罗平啊,真是厉害,五科考了两个第一啊!”三人大感兴趣,连连追问。向盛又解释到:“根据教委统计的今年川城市高考数据,罗平历史142分,单科第一;数学32分,除开两个缺考的以为,是全市倒数第一啊。这不是两个第一吗?”向盛又赞叹起罗平,几乎是四门课就考上了一类大学,要是数学能多考五十分,都能上清华北大了,今年政府和有关助学企业重奖今年的高考生,据说考上清华北大都学生奖五万,任课老师们合计奖五万。考上一类重点“985”“211”的学生讲一万,任课老师们奖一万。单科成绩全市第一名的学生奖一万,任课老师奖一万,单科第二名的学生讲八千,老师奖八千,第三名各奖五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特别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助学企业能拿这么多钱来奖励,极大的缓解了许多大学生家里的困难,毕竟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大学生还是很困难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龙尚给龙冰罗平说了奖励这个事,龙冰一下子跳了起来,她可以拿一万元的奖励,可以去买一台电脑了!罗平想到的是昨天贺老师给他说的事,班上的同学李东平,考了596分,报考了川江大学,其实这个分数可以试着冲击一下清华北大,最不济报考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都是比较稳当的,但是李东平家在农村,爷爷奶奶卧病在床,母亲去世比较早,还有一个妹妹在读初中,全靠父亲在省城打工在苦苦支撑。李东平想到上海太远,每次车费路费要不少,听说上海的消费水平也很高,他担心生活费父亲负担过重,就报考的是省城的川江大学。这一考完,李东平就在市水泥厂当临时工,挣学费。罗平还想着明天同学聚会时,和大家一起去水泥厂找找李东平,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龙尚想了想,说到:“如果这些助学企业在高考前公布这么优厚的奖励,我估计你们这个叫李东平的同学会冲击清华北大,他有这个实力。五万元应该能完全负担他大学几年的学费生活费了,也还能补贴点家里。不过现在他报考的是川江大学,就只有一万元的奖励了。嗯,国家有个帮助大学生办理无息助学贷款的政策,你可以给他说说,到农行可以办理。”罗平想了想,给龙尚说:“叔叔,我们明天同学聚会,您能不能先借我一千块,我去看看李东平,我想帮帮他。等我的奖金下来了,我还您。”龙尚笑着点点头,这就是罗平比龙冰强多了一方面。罗平能助人为乐,龙冰却想着先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