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结婚申请 (第1/2页)
出了国营饭店,赵安宁喜滋滋的数了数手里的钱和票。六十多块钱,厚厚的一摞,还有各类票证,发财了。“走,娘带你们去消费。”
“娘,消费是啥意思?”耿直的刘慧直接说道。
“意思就是娘要给你们买新衣服,新鞋子,新书包,等回去了也让你们去上学。”
孩子们听了眼睛亮晶晶的,刘慧:“娘,就像大宝和二宝一样么?那以后谁去上山割草啊?”
刘双:“娘,让慧慧去吧,我岁数大了,还是在家挣工分吧。”
“那怎么行呢,都要上学,过两年小淼大了也去,知识改变命运,读好了书,都进城当工人,到时候吃穿不愁,天天有肉吃,工作还轻松,多好。”赵安宁给几个孩子洗脑。虽然她知道不等她们学出来,那十年就来了,但可以等十年过去继续学,不管什么时候多读书肯定有好处。
几个孩子看赵安宁将未来描绘的那么好,也心生向往。
可赵安宁万万没想到手里掐着钱票还能买不到东西。看着卖服装的柜台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赵安宁看了看已方四人的小身板,不得不放弃买成衣的想法。
最后赵安宁凭借母女四人的惨烈形象,成功购买了一匹深蓝色的格子棉布,花费了二十尺的布票和三块钱。
一匹布是四十市尺,但因为布料薄厚的原因,收取的布票不同,价钱也不同。
赵安宁买的这匹格子布就比现在的普通布料要薄一些,但做衣服床单被罩这些完全足够。
四个人又每人买了双新布鞋,花了五尺布票和四块钱。成品真的要贵很多。不过这鞋一看就结实,穿几年都不会坏。
再去看书包,一个书包两尺布票两块钱,真是太贵了,赵安宁咬牙买了两个。终于把刘建业的布票花光了。
其实按照刘建业的工资是没有这么多的布票的,想着原身和孩子们从来没见过布票,大概都是被这厮拿去了。
又买了半斤冰糖,半斤红糖,一斤点心,豪气的给了票外加三块钱。
赵安宁就领着孩子们出来了。
手里还剩下些粮票,肉票工业票,钱还有五十。
赵安宁抱着一匹布领着刘淼,糖和点心装在书包里由刘双跨着,刘慧拎着几双鞋。
本来还打算领孩子们剪剪头,可是想了想现在的发型,给她一把剪刀她也能剪,就不花这个冤枉钱了。
领着孩子们来到了食品厂附近的一条街,这里都是各类工厂,时不时的会有去往乡镇送货的车出来。
接连问了几辆骡车,都不是去莲花镇的。不过有一个是去四水镇,是离莲花镇比较近的一个镇子,估计下车再走四十分钟就能到家。
赵安宁付了钱上车,车上拉了几箱子肉罐头,倚着箱子都闻得罐头的香味。
好在几人中午都吃了肉,还吃的不少,不然这会儿估计都要流口水了。
车夫看了几人一眼,一个瘦弱的妇女,领着三个更加瘦弱的孩子,这让他很放心,
车夫吆喝了一声,骡子就撒开蹄子,飞奔起来。
赵安宁非常想问问这罐头怎么卖的,最好能买些回去,可现在不允许私自买卖,是违法的,特别是不熟悉的人,人家更不会多说一个字。
……
刘建业生了一肚子的气就回了矿厂,回来还要应付那个喜欢多管闲事的门卫。
韩国钟见刘建业回来了,关心的问道:“刘干事,你大姐回去啦?”
刘建业苦笑着点头,“不光回去了,还把我搜刮一空。唉,我这大姐看着挺正常的,说话办事也跟正常人没啥区别,就是总认错人,这是把我认成我姐夫了。像管着我姐夫一样管着我。”说着掏了掏什么都没有的裤兜。
韩国钟:“那这可咋办啊?”
“能咋办,还能和一个病人计较。得了,韩大哥,我这还饿着肚子呢。”
韩国钟:“好好,那你快去吃饭吧,一会儿食堂没饭了。”多好的小伙子,姐姐都那样了,不仅不嫌弃,还能养着,难能可贵啊。
刘建业觉得自己应该加紧点脚步了,赶紧把于梅弄到手,好把赵安宁那个蠢货踢的远远的。他娘说的没错,果然是个扫把星,看见她就生气。
到了食堂,工人们大多吃完饭走的七七八八了,刘建业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桌边吃饭的于梅,随便打了两样饭菜,坐了过去。
于梅看了一眼有点脸红,小声道:“你干什么啊,这么多人在呢。”
刘建业一脸痴情的道:“于干事,于梅同志,我不想藏着掖着了,我想和你结婚。”
于梅听了更是脸红的能滴出血来,她当然是喜欢他的,也想要和他结婚。可是没想到他就这么直白又突然的说了出来,此刻她的心仿佛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一样。
“于梅,我们打结婚申请吧。”
于梅咬着唇,不好意思去看刘建业,小声道:“你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还有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