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生辰 (第2/2页)
“那把面吃完再走好不好?”她拽着沈不敏的袖子,想留下些什么。
沈不敏闭眼,像是下了某种决定。
掰开她的双手,走了。
不带一丝留恋的背影,楚子夏没有落泪。
她能改变些什么呢?
“没口福喽!”邬丛也背着包袱大摇大摆走过。
真的是没时间嘛?还是他,讨厌我?
——
一大桌子原本为五个人准备的菜,最后只剩三个人吃。
“子夏,你别难过了。”沈默夹了块鸡块给她,却不知道自己脸上也阴着。
楚子夏不高兴,他也不高兴。
大哥走了,楚子夏也要进宫;大哥要走一个多月,楚子夏也要离开一个多月,他也要一个人孤单一个多月……
“你别光给我夹,自己也多吃点。我今天做了这么多菜,明天早上就要走了,你们都多吃点。”
沈默和刘嬷嬷吃米,她吃面——那碗本来给沈不敏过生辰的长寿面。
味道还是很棒的,只可惜已经凉了、坨了。
长寿面,其实那面一点都不长。
三个人吃撑了也没吃完这么多东西,这一家子人没有浪费粮食的习惯,留下的等到晚上热热再吃。
沈默还想再同楚子夏说会话,奈何楚子夏一点儿兴致不没有,又要收拾东西,刘嬷嬷便让他先走了。
那天晚上,楚子夏爬上沈不敏房间的屋顶。
月亮很大也很圆,沈不敏走的匆忙,窗户都没关。透过窗户,楚子夏看到了空的鸽子笼。
——
沈不敏走得匆忙,匆匆忙忙从皇宫里回家,又慌慌张张从家里出来。邬丛也不知道他在慌些什么,好像家里有头狼似的能吃掉他。他在屋子里磨磨蹭蹭半天就是想让沈不敏能多在家停留会,再不济楚子夏撒娇卖个乖留他吃顿午饭,好过个生辰。
谁知人家不心领!
那他有什么办法,少吃一顿饭呗!
直到坐上了马车,邬丛还在外面劝他,“又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你慌什么,我就不信路过厨房的时候你没闻见味儿!”
“多香啊!”
邬丛感慨,他可是从昨晚就期待起今天楚子夏能做些什么好东西来了。谁料人算不如天算,一道圣令下来,他连口热的都吃不上。
他也不明白沈不敏这一通子莫名其妙的行为到底是为什么。
比如,宁可在陈府等一刻钟头的陈大人,也不愿在家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饭。
邬丛驾着马车,不久便赶到了陈府。
踏进府内,有小厮把他们往客厅带,另一人去通报陈大人。
结果人还在院子里走着,就听见旁边屋子里传来陈延秀的声音:
“哎哟,夫人那!我是去执行公务,不是去旅游,你给我塞这么多吃的穿的,不是要给我扣个好奢的帽子吗?”
“把那小子给我看好了,我这次去汀州估计得有一个多月,别让他再闯出什么祸来。”
“那小子呢?又跑哪儿去了?是不是又跟楚家那姑娘在一块儿?他老子马上就要走了,他不来给我送行也就算了,成天在那儿风花雪月的,成何体统!”
通报的仆人进了屋子,陈大人急忙出来。
只见他身上的官服还未换取,一脸着急,“不好意思啊,沈学士久等了,麻烦再等一下,坐那喝杯茶,吃点点心,快晌午了,肚子一定饿了。”
这一等,足足等了有一刻钟。
因为邬丛要随沈不敏一同南下,因此沈不敏的马车暂时寄放在陈家。陈延秀带了两辆马车,一辆装行李,一辆载人。
“真是不好意思,让沈学士等我这么久。”一上车,陈延秀就先表达自己的歉意,让人等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
“不碍事。”沈不敏回道。
寒暄一阵后,两人都眯起眼休息。
结果没过多长时间,马车停下了。沈不敏一掀车帘,才发现马车拐到了沈家门口。
是他原来的家。
“此去汀州,山高水长,归期未定,你方才来的那么匆忙,肯定没和家人好好道别,现在去吧。”陈延秀一摆袖子,做出长辈风范。
“多谢陈大人好意,不敏心领了。”
“心领了怎么还不动?”陈延秀见他还坐的稳稳的,忍不住督促道。
沈不敏没有回答,脸上却已写出了答案。
“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倔呢?你和你爹那事儿我也听说,能僵这么多年也真是够有种的。但前一阵子,过年那会儿,你们不还一块吃饭了吗?”
“再说了,就算你跟你爹有仇,那你娘呢?总得跟你娘见一面吧。你如今离开上京危不危险不说,可要是你离开京城的消息都是你父母从外人口里听到的,那可就真是不孝了。”
“这父母和子女啊,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呀,哪怕儿女们临行前简单说一句我走了,打心眼里都会高兴半天。你可不要学了我们家那臭小子,整个没良心的。”
“听陈叔叔一句劝,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沈不敏下了马车。
“这就对了嘛。”陈延秀点点头,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好几层油纸包的东西。
小心打开,车厢内顿时充满了一阵烤鸡腿的香气。
陈延秀把鼻子凑过去扇了两下。
“真香啊。”
陈延秀刚拿起第三个鸡腿开啃的时候,沈不敏回来了,带着一个被填的鼓鼓囊囊的包裹。
陈延秀见状立刻笑了。
“怎么样啊不敏,叔叔说的没错吧?这父子之间,哪有隔七八年都解不开的仇呢。”
然后把还剩一只的烤鸡腿递过去。
“诺,还剩一只,专门给你留的。我夫人今天早上刚烤的鸡腿儿,独门秘制,特别香,不比万聚斋里的差。”
“趁现在还热乎着,赶紧啃。凉了就没那么香了。”
沈不敏看着泛着油光的鸡腿,脑子里突然浮现出楚子夏的脸来。
楚子夏最喜欢吃万聚里的烤鸡腿了。
今年的长寿面,他没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