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道出局势 (第2/2页)
至于甄觅则还是单独在屋里用饭。
小厮一边给甄觅布菜一边同自家公子说着府邸里的情形,据说老爷已经将二公子罚跪 在祠堂,禁足两个月,不许他和外人接触。
看着外头和睦的一家人,甄觅眉眼里含了一丝丝嘲讽,他这个爹可真正是一碗水“端平。”
“让你办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公子放心,小人是亲自交到了樊主簿的手里的,只不过——”小厮微微一顿,不知道该不该开口继续说下去。
“说,怎么回事儿!”
“樊主簿说因着这事儿汤姨娘一力承担所有的罪恶,此事若要细查,只怕很是费些功夫,况且,今儿个白庙村里的孩子失足落水一事儿也然樊主簿头疼的厉害。”小厮不敢再瞒着。
“村里的孩子失足落水可是有蹊跷?”
“倒不是蹊跷,而是上头派人来查樊主簿的历年来办理的案子,咱们通州知府大人,好像在京城得罪了什么人。”他也只是同衙差询问了两句,旁的就再也不清楚了。
甄觅却想了许久,恐怕樊主簿被牵连了。
只是通州知府是得罪了京城里的什么贵人呢?
“公子,您还是先养好身子要紧。”小厮提醒他道。
甄觅觉得他这话说的没错,现下他只能将身子尽快养好,才能回到府邸去,不让甄寻再生出事端来。
“咱们地里的庄稼再过一个多月就能收了。”贺林轩接过李娇娥递过来的碗筷,朝着她道。
李娇娥十分高兴,“那咱们这些粮食收了,卖一部分,然后再存下一些。”
“嗯,大雁山里有个山洞,届时我把粮食背到那里面去。”贺林轩也没有避讳在座的二老。
倒是郑氏有些疑惑的询问:“怎的好端端的不放在家里,倒是要搬去山里?”
张开阔则是阻了老妻的话:“你问这些做什么,他们年轻人做事儿都有条理的,不用咱们跟着操心。”
“三郎,你多吃点。”说罢,给贺林轩夹了一筷子肉。
贺林轩看向二老与李娇娥:“回来的时候遇到了吕捕头,吕捕头说京城里来人了,明年初恐怕会征兵,我想着万一乱了,你们也能及时躲到山里去,以防万一。”
话音刚落,郑氏与张开阔手里的碗筷都捧不住了,面上惶恐不安。
好端端的乍然听见这个消息,他们如何能不惊恐万分。
更何况白庙村离的这般远,怎么能说打就打过来,但这吕捕头都递了消息,总不能不信吧。
“索性还有时间准备,一会儿吃完饭,我同村长说一声,他信也不好,不信也罢,只让大伙儿心里头都知晓就是。”贺林轩一口气说完,便伸出筷子夹了菜搁在了李娇娥的碗里。
这个时候也就只有他还有心思吃饭了。